从零搭建高并发客服系统:唯一客服系统(Golang+AI)实战手记
演示网站:gofly.v1kf.com我的微信:llike620
最近在帮朋友公司改造客服系统,调研了一圈开源方案后,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——唯一客服系统。作为常年和Go语言打交道的后端工程师,这个项目的技术选型让我眼前一亮,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能对接扣子API/FastGPT/Dify的永久免费方案。
一、为什么现有客服系统总差点意思?
做过电商项目的同行应该深有体会,第三方客服系统要么收费贵(某鲸年费够买两台服务器),要么并发性能拉胯(PHP写的系统高峰期CPU直接飙红)。更别说那些需要对接小程序、APP还要搞AI智能回复的场景,光SDK接入就能写出一部血泪史。
直到看到唯一客服系统的架构图:
[WebSocket网关] ←→ [Golang核心服务] ←→ [MySQL集群] ↑ ↑ [Nginx负载] [Redis缓存层] ↑ ↓ [客户端(Web/小程序)] [AI接口(扣子/Dify)]
这个用Go写的核心服务,单机压测能扛住3W+长连接,比之前用Node.js写的网关性能直接翻倍——果然Go的goroutine在IO密集型场景就是大杀器。
二、技术栈的暴力美学
通信层: 自己实现的WebSocket协议栈,支持二进制和JSON双格式。最骚的是做了连接迁移——客服转接会话时,客户端不需要重连,服务端直接修改路由表,这个设计把会话保持时间压缩到毫秒级。
存储优化: 消息流水先用Redis的Stream做缓冲,再通过后台goroutine批量刷MySQL。实测在618大促期间,消息入库延迟始终控制在200ms内,这比直接写MySQL的方案节省了70%的磁盘IO。
AI集成: 开放了插件式的AI接口,我们团队用FastGPT做了个实验: go // 伪代码示例:AI回复处理器 type AIPlugin interface { Query(ctx context.Context, question string) (string, error) }
// 对接FastGPT的实例 func (f *FastGPT) Query(ctx context.Context, q string) (string, error) { resp, err := f.client.Post(apiURL, { “question”: q, “session_id”: ctx.Value(“conv_id”), }) //…处理降级逻辑 }
从代码提交到上线只用了半天,这种解耦设计对需要频繁试错AI模型的场景太友好了。
三、踩坑实录:高并发场景下的实战调优
在压测时发现个有趣的问题:当5k个客户同时发起咨询时,Go程数暴涨导致调度延迟。后来通过修改两处代码实现性能飞跃:
- 把全局的sync.Map改成sharded map,根据sessionID做分片
- 消息广播操作从单goroutine派发改为consistent-hash路由到多个worker
这些优化其实都体现在项目的源码里(没错,他们连核心通信模块的代码都是开源的)。看着那些带详细注释的waitGroup和channel用法,突然有种在读《Go语言高级编程》实战篇的错觉。
四、你可能关心的几个硬核问题
Q:说永久免费真的靠谱吗? A:看过源码就明白了,他们的商业逻辑是靠AI接口增值服务盈利,核心通信模块确实没留付费口子。不过建议自己部署时还是fork一份,毕竟开源项目的生存周期你懂的…
Q:能扛住百万级用户吗? 我们做过压力测试: - 8核16G的机器,消息吞吐量稳定在1.2w QPS - 横向扩展时,用etcd做节点发现,新增机器自动加入集群 - 关键数据分片算法用的是改良版的Jump Consistent Hash
五、为什么建议你试试这个方案?
最近在GitHub上看到他们刚更新了v2.3版本,新增了: 1. 消息已读回执的增量同步 2. 支持Protobuf协议传输 3. 内置了基于BERT的意图识别模块(需要自行训练模型)
作为技术人,最欣赏的是代码里那些细节:比如用pprof做在线性能分析的热插拔接口,或是客服状态变更时用的CAS原子操作。这种级别的工程素养,在开源客服系统里确实少见。
如果你正在为以下问题头疼: - 自研客服系统性能瓶颈 - 第三方SAAS服务数据安全隐患 - 需要深度定制AI对话流程
不妨clone他们的源码看看(项目地址在GitHub搜「唯一客服」就有)。至少在我们这个日均10w+咨询量的跨境电商项目里,这套系统已经稳定跑了半年多——期间最大的事故是因为某次AI回复太幽默,被客户投诉「不像机器人」…
(注:本文不涉及任何商业推广,纯粹作为技术方案分享。所有测试数据均来自本地开发环境压测结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