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一客服系统_智能在线客服_AI客服机器人-Golang高性能独立部署方案
演示网站:gofly.v1kf.com我的微信:llike620
最近一直在研究客服系统的技术实现,尤其是AI加持后的智能客服赛道。作为后端开发者,我们更关心的是系统架构的性能、扩展性和部署灵活性。今天就来聊聊我们团队开发的『唯一客服系统』,一个用Golang打造的高性能独立部署方案,顺便分享一些踩坑经验。
为什么选择自研而不是SAAS?
市面上确实有不少成熟的客服SAAS产品,但真正用过的同行都知道,数据隐私和定制化需求永远是痛点。我们最初也尝试过几家大厂方案,但遇到几个致命问题: 1. 对话记录必须走第三方服务器 2. 高峰期API调用排队严重 3. 想要加个简单的业务逻辑都得等排期
于是去年Q2我们决定用Golang重写整套系统,现在日均处理消息量稳定在300万+,单机QPS轻松破万。
技术栈的暴力美学
核心架构很简单粗暴: - 通信层:基于gorilla/websocket的自研长连接协议 - 逻辑层:Gin+自定义的中间件流水线 - 存储:PostgreSQL分片+Redis集群 - AI模块:可插拔设计(后面细说)
最值得吹的是连接管理模块。我们用sync.Map+时间轮算法实现的连接池,在8核32G的机器上实测保持50万长连接时内存占用不到2G。这个性能数据把之前用的某云厂商SDK按在地上摩擦。
关于AI能力集成
系统设计了标准的AI网关接口,目前已经对接了: - 扣子API(适合快速上线) - FastGPT(知识库场景首选) - Dify(玩LLM的应该都懂) - 自研的微调模型(用PyTorch+ONNX跑的)
比较有意思的是上下文记忆的实现。传统方案都是无脑存Redis,我们改用了分级存储: - 最近5轮对话放内存 6-20轮对话走SSD缓存 历史记录冷存储 这样既保证响应速度,又避免内存爆炸。
部署方案对比
很多客户会问Docker和裸机部署怎么选,这里给个真实数据: - Docker版: - 优点:分钟级扩容,适合云环境 - 缺点:网络栈多一层,吞吐量损失约8% - 裸机版: - 优点:性能榨干到极致 - 缺点:依赖系统环境
我们内部压测时,裸机版单实例能扛住1.2万QPS(消息收发场景),同样的硬件跑Docker版大概在1.1万左右。不过生产环境建议还是用K8S编排,毕竟自动愈合真香。
踩坑实录
WebSocket的close handshake问题: 早期版本没处理好连接关闭协议,导致Nginx经常报错。后来重写了shutdown逻辑才解决。
PostgreSQL连接池泄露: 某次更新后凌晨三点被报警叫醒,发现是gorm的复用逻辑有坑。现在改用pgxpool稳如老狗。
AI响应超时雪崩: 对接第三方API时没做熔断,一个慢请求拖垮整个服务。现在有自适应熔断+本地降级策略。
给开发者的建议
如果你正在选型客服系统,重点关注这几个指标: - 消息投递延迟(我们能做到99%<50ms) - 会话上下文切换性能(自测比某飞快3倍) - 历史数据导出速度(百万级对话记录10分钟内打包)
代码层面我们留了不少扩展点,比如: - 自定义消息路由规则 - 对话流程DSL解释器 - 性能埋点hook
最近刚开源了部分核心模块(当然商业版更完整),欢迎来GitHub拍砖。下次可以聊聊怎么用eBPF优化网络吞吐,有感兴趣的评论区留言。
(测试数据均来自内网压测环境,具体数值取决于硬件配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