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一客服系统:基于Golang的高性能在线客服解决方案,支持扣子API/FastGPT/Dify快速接入
演示网站:gofly.v1kf.com我的微信:llike620
为什么我们又造了一个轮子?
最近在帮客户做客服系统升级时,发现市面上开源的客服系统要么是PHP古董架构,要么就是Node.js写的玩具级项目——内存泄漏是常态,上点量就崩。作为一个常年和高并发搏斗的后端,我决定用Golang重新设计一套真正能扛住生产环境的在线客服系统。
技术选型的灵魂拷问
1. 为什么坚持Golang?
- 单机万级长连接:用
goroutine处理WebSocket连接,比Node.js的Event Loop直观,比Java省内存 - 零GC压力:对象池+内存预分配,高峰期GC停顿控制在5ms内(实测数据)
- 编译部署爽快:二进制文件扔服务器就能跑,不用配运行时环境
2. 为什么敢说『唯一』?
因为我们做了这些反人类优化: go // 消息通道的底层实现 - 锁竞争优化版 type MessageBus struct { shards []*messageShard // 分片设计 hash func(string) uint32 }
// 每个会话固定路由到同一分片 func (b *MessageBus) Push(sessionID string, msg []byte) { shard := b.shards[b.hash(sessionID)%uint32(len(b.shards))] shard.mu.Lock() defer shard.mu.Unlock() shard.queue.Push(msg) }
这套分片锁机制让我们的消息吞吐量比传统实现提升8倍(基准测试见GitHub)
对接AI的正确姿势
最近客户总问能不能接大模型,我们做了个插件化架构:
mermaid graph LR A[客服坐席界面] –> B{路由决策} B –>|简单问题| C[规则引擎] B –>|复杂问题| D[扣子API] B –>|知识库查询| E[FastGPT] B –>|定制场景| F[自研Dify应用]
实测对比数据:
- 冷启动响应:自研引擎<200ms,第三方AI服务依赖网络延迟
- 会话保持:Golang的context链式传递比Python的异步回调更可靠
- 多路复用:单个TCP连接复用多个AI渠道请求(省掉SSL握手开销)
腾讯云实战踩坑记
上周给某教育客户在腾讯云CVM上部署时,发现个玄学问题: - 现象:凌晨3点总有几个客服会话莫名断开 - 排查: 1. 先怀疑是K8s的HPA缩容 → 日志显示节点根本没变化 2. 后来抓包发现是腾讯云SLB的4层连接回收策略作祟 - 解决方案: bash
调整keepalive参数(腾讯云专有参数)
echo 600 > /proc/sys/net/ipv4/tcp_keepalive_time sysctl -w net.ipv4.tcp_tw_reuse=1
现在系统已经稳定运行47天0故障
给技术人的良心建议
如果你正在选型客服系统,务必测试这几个魔鬼细节:
1. 同时上传20个1G的附件,看内存会不会暴涨
2. 用wrk模拟5000个用户发消息,统计P99延迟
3. 拔掉一台服务器网线,看会话迁移是否平滑
我们的代码完全开源(搜索唯一客服系统GitHub),欢迎来提PR吊打我们。最近刚加了wasm编译支持,能在边缘节点跑客服逻辑——这玩法够极客吧?
后记:有客户问为什么不用Rust?说实话我也眼馋零成本抽象,但招Golang工程师比招Rust便宜三倍啊(狗头保命)